當下做包子想掙錢! 一定要貫徹執行這個...

近兩年很多朋友多說生意不好做了,前幾年開店的輝煌一去不返了,競爭激烈了,快干不下去了,甚至有的朋友已經退出這個行業,轉戰其它行業了。在群里、部落里隨處可見店鋪的轉讓信息。但是在另一個戰場,甘其食第三代店開門納客,且在哈佛大學邊上開了美國的第一家分店,如果你說,甘其食是拿了投資的,人家有錢,那好,我們看看眼前的,現在很多老店是越經營越火,干的時間越長,越吃香,最接地氣的就是河南老兩口賣包子20年如一日,生意依舊紅火,這個行業的“老炮兒”依然堅守著,那我們有什么退卻呢,我想說的是,時間是開店的必要參數,只有精耕你的商圈,剩下的就讓時間去考驗其它的吧。
那么什么是商圈精耕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精耕是精益耕耘的簡稱,開包子店,不是個短線獲利的生意,想長久的掙錢,就必須抓住重點、運用技巧,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扎札實實地做好商圈精耕的工作!
今天我們以一個新開業的包子店為例,從戰術和戰術的角度去聊一下商圈精耕這個概念,希望對正在開店或打算開店的朋友有借鑒意義。
通常,一家新開業的店鋪,在前三個月或更短的時間內是蜜月期,生意可能還過得去,有一點小賺。而在蜜月期過后,就是見真章的時刻了。如果店競爭力不足,銷售就會逐漸下滑,有時候下滑的速度還會快得有點嚇人。
你一定要在開業之前認清一個事實。你所進入的商圈中,本來就已經存在著許多直接競爭與間接競爭的同行,在你的店尚未開張以前,商圈內的消費者都是到這些競爭同行的店內消費,而你的店開張后,你的顧客中有少部分是無中生有、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其他大多數的顧客,部是你靠著開業促銷活動從競爭同行手中搶過來的!
因此,當你的店全新開張時,競爭同行一定會虎視眈眈地注意著你的一舉一動,并且采取保衛戰的反擊措施。僅僅會因為剛剛開業的新鮮感而吸引一些消費者短暫地上門消費一次,等到開業優惠促銷活動一結束,大部分的消費者又會回到以往他所熟悉的競爭同行那里去消費,繼續當一個乖乖的忠實顧客。
據我的經驗,通常新開的包子店在蜜月期后,會再經歷一段三到六個月的低潮期,之后顧客才會慢慢地增加,然后新店才會銷售額又逐漸向上攀升,等到累積足夠的忠實顧客后,才會真正地開始賺錢。
一、定位兩大商圈,精準開拓客源
如果,新店希望能夠延長蜜月期、縮短低潮期,在開業之后能夠快一點達到穩定賺錢的境界,就必須扎扎實實地做好商圈精耕、開拓客源的工作。商圈精耕有兩大重點,就是精耕主商圈、搶攻副商圈。
主商圈
主商圈指的是以店鋪為中心點,以五十或一百米為半徑,所畫出來的一 個園圈范圍,副商圈是以店鋪為中心點,以三百或五百米為半徑,所畫出來的一個扣除主商圈的甜甜圈范圍。
主商圈的范圍小、距離近,一般的消費者用散步的方式也花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到達,因此不論是外送或顧客主動到店消費。都很方便。也因為如此,所以在主商圈內的消費者大多數都知道有新開的店存在。
副商圈
副商圈的范圍大、距離也比較遠,消費者如果以步行的方式,大約要花五到十分鐘的時間才能夠到達。對于現代大多數都追求便利的消費者來說,并不是很方便前往消費的店。在副商圈中,許多消費者對于新店很陌生,而且大多數的消費者不曾到你的新店消費。
你可千萬不要貪心,在開店的初期就奢望自己可以經營的商圈有一、二公里的范圍。真正開業后你就會知道,單單只是認真經營以店為中心的五百米半徑范圍,就已經是很辛苦的一件事了,而且只要認真開發五百米半徑范圍內的潛在客戶,很快地就可以賺錢了。所以,在開店的頭一年內,不要舍近求遠,先穩扎穩打地將腳底下的、身旁的玫瑰采下來,站穩基礎之后,再去追逐天邊的彩虹。
二、主商圈戰略:連續六個月,密集開發
主商圈的經營戰略,我建議采取密集開發、積極搶攻的戰略。主要的目標有兩個:
第一,要培養基本的忠實顧客群,愈多愈好。
第二,要提高在主商圈內的市場占有率,愈高愈好。
我建議新店在開業后要至少連續六個月,每個月都舉辦一個促銷活動,不斷地刺激消費者上門購物。讓消費者養成到你店里購物的習慣,繼而借由多次的接觸后雙方建立起交情,消費者就會逐漸成為你的忠實顧客。
在每一次的促銷活動中,應該在活動開始前三天,在主商圈中密集地發送上千張的活動資料,而且親自拜訪店鋪前后左右鄰近的店鋪(競爭同行的店就跳過,不算在內)或住家,親口告知這次的優惠回饋活動內容,并且誠懇地邀請這些鄰居大駕光臨、不吝賜教。
活動期間,最好還要在主商圈內再發放幾千張的活動資料,提醒那些還沒有到店光臨的消費者:“趕緊來呀!可千萬不要錯過這一次的超值優惠呀! ”以便爭取多一些的主商圈客戶上門,讓促銷活動的后期也能夠有不錯的業績。這樣的開拓客源行動,密集地、掃街地、扎實地,從開業的當月起連續進行六個月,一定可以幫助你的店,在主商圈內奠定廣大且穩固的忠實顧客群,先立于不敗之地。
三、副商圈戰略:循序漸進,分區蠶食
如同我在前面說的,副商圈的范圍大、顧客距離遠,對于現代大多數追求便利的消費者來說,并不是很方便前往消費的店。同樣地,對于你來說,開拓副商圈客源的成本也比較高、效率也比較低,而且因為范圍太廣(至少是主商圈的幾倍范圍),想要在一次的營銷活動中就去開拓、接觸整個副商圈的消費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件聰明的事。
副商圈的消費者因為距離遠而有時能會懶得前來消費,此時,你可以設計外送辦法,讓消費者只要打一通電話就可以在家中或辦公室里,等著享受你的服務。
外送辦法要考慮到人員的時間成本及交通成本,外送范圍以騎電動車來回十分鐘以內的距離為最佳,如此外送的效率才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