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吃面
干吃面,作為方便面家族的一位小成員,誕生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干吃面不需煮、泡調理,直接食用,具有酥、脆、焦香的特殊風味。主要成分:精白粉,植物油,多種氨基酸,調味料。
- 中文名
- 干吃面
- 簡 介
- 干吃面,作為方便面家
- 主要成分
- 精白粉,植物油,
- 誕 生
- 由方便面食用方法的細分而造就。
干吃面簡介
干吃面,作為方便面家族的一位小成員,誕生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其中“佳樂牌”干吃面成為了很多80后童年的美好記憶。
干吃面不需煮、泡調理,直接食用,具有酥、脆、焦香的特殊風味。
主要成分:精白粉,植物油,多種氨基酸,調味料。
干吃面的誕生
干吃面的誕生,是由于方便面食用方法的細分而造就。
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的方便面市場開始興起干吃面風潮,華豐、幸運等本土企業,在干吃面市場乃至整個低端面上都取得了相當不錯的市場份額。華豐面曾一度風靡全國,然而在康師傅、統一進入國內市場以后,這一局面被徹底改變。雖然這兩家巨頭的主要目標是高端市場,但它們也同時在做低價的干吃面,這樣的市場戰略布局最主要的目的并非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搶占市場的需要。
這樣一來,干吃面市場風云變幻,競爭加劇。不過,行業的競爭帶動了產業的整體成長,在華豐、南街村、百分等企業感受到莫大危機的同時,小當家、小虎隊、福滿多紛紛加入,加快了干吃面市場的整體做大。
就干吃面市場來看,它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屬于兒童及年輕人休閑食用的點心類干吃面,一類是屬成年人充饑之用的干吃糧面。點心類干吃面自有方便面以來就存在,2007年市面上流行的干吃面基本屬于此類,在干吃家族它是主流,其價格一般在5毛錢以下,克重也基本保持在50克以下。由于其具有休閑食品的屬性,故促銷活動對干吃面的影響很大,好的促銷可能使市場翻兩番,但很難長期延續。
干吃糧面市場是屬我國專有的現象,其誕生之初是早期農村在農忙時期下田的干糧替代品,它的出現純粹是為了充饑,其主要存在于四、五級市場,干吃糧面的口味傾向于傳統,講求吃得飽,必須便宜,且多數為整箱銷售。只能從 “實惠,好吃”方面下手。它的特性是份量大,單價低,主力的購買人群是農村消費者,市場最高時占據低價面市場的30%—45%,現今市場已嚴重萎縮,有些地方已經消失。由此可見,干吃糧面在現階段處于逐漸退市狀態,本文以下所說干吃面即為點心類干吃面。
“5毛”潛規則
5毛是一道坎,由于干吃面本身缺乏差異化,加之消費者購物的感性化,于是干吃面企業們在5毛錢的價格底線內做足了附贈營銷。如曾經風靡一時的刮刮卡,就給干吃面帶來了一個夢幻般美好的時代。
108張水滸英雄卡片,讓小當家的刮卡營銷達到一個高峰。90年代之后出生的孩子很少不被其影響的。在兒童心目中,水滸英雄是其崇拜的偶像,于是有很多的孩子為了偶像而吃干吃面。很多人為了那一張張刮刮卡而將干吃面一箱箱的往家里買,以收集齊一套108張人物卡為榮。5毛錢一袋的面,其消費價值都被訴之于刮刮卡之上,吃面成了其次。小當家是運用刮刮卡較為成功者,隨后,更多的企業將營銷的重心放在了附贈的物品上,于是,在干吃面中,多了許多卡通人物,甚至玩具。
用刮刮卡乃至其他附贈物品來賣動干吃面,其實是企業的無奈之舉,至少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單純的面餅本身在市場的爭奪上是乏力的,企業無法通過對面餅本身采取大量的改良來獲得市場,這很大程度是由于 “5毛”的潛規則在作祟。
“5毛”規則對于干吃面的壓抑是明顯的:首先,直接導致面餅的克數被壓縮,干吃面的克重基本都是在50克以內,更有甚者是在40克以下;其次,企業無法通過一系列產品革新,從品質上獲得更大利潤,因此,利潤源被很大程度上轉嫁在營銷手法上。 “企業原本是可以做得更好的,干吃面原本是可以做得更美味的。但是在5毛錢以內,企業做這樣的產品就會沒有利潤,所以很多企業不敢去突破”,對于 “5毛”的潛規則,鄭州百分食品總經理宋文忠表示,早就希望能去打破。據悉,百分也在推一款名為休閑一點的80克的含果醬的干吃面,售價就達到1塊錢。
5毛錢猶如一道坎,干吃面企業都希望逾越,但是卻一直找不到好的方法來拉動整個干吃面市場向上走。干吃面是一個低門檻的行業,它本身就是從方便面行業中衍生開來,制作工藝稍微做一些調整就能生產出干吃面,因此從技術角度上來說,很多廠家都是具有生產干吃面的能力的。事實上,很多企業都有干吃系列產品,但由于干吃面本身的低價和競爭的激烈性,所以一、二流的方便面企業都將干吃面作為公司搶占市場、狙擊對手的手段來使用,至于能不能賺錢,能賺多少錢,則是次要的問題。因此,在現階段的干吃面行業,還沒有找到好的突破點,競爭卻是越來越激烈了。干吃面將切割休閑食品市場“未來干吃面市場的走向就是接近休閑化”,宋文忠對于干吃面的未來如是評述。他認為,干吃面雖然作為方便面市場的一支細流,但卻具有很強烈的休閑食品特征,它未來要切割的將不是方便面的市場,而是休閑食品的市場。
現在狀況
干吃面在2007年在整個方便面市場已經超過10%,有近40億的市場份額。不過,由于食用方法、產品定位等特征,它的主流消費人群處于5—20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消費人群對干吃面的品牌忠誠偏低,感性購物偏多,易受終端促銷和廠家活動的影響。對于干吃面企業來說,如何保證這一細分行業每年10%的增幅,將是很長一段時間內需要思考的問題。
未來發展
在食用方法上,干吃面的干吃特色將進一步凸顯,在制作工藝上已有將餅干烘焙技術運用在干吃面上的趨勢。隨著干吃面市場的發展,過去 “泡、干兩吃”的現象將不再存在,未來的干吃面會更明確的定位為只能干吃。白象集團總裁修俊良認為:隨著消費者消費能力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提高,方便面市場必將進一步細分,干吃面的市場肯定會持續成長。最終干吃面將完全成為休閑食用的產品,它也將跳出方便面的市場,而進入休閑領域。至于它到底能取代多少餅干、蛋糕、薯片……那是另外一場戰役,需要企業自身的運作。
對于企業來說,干吃面的發展將會導致市場渠道的進一步分化。像康師傅和統一這樣的企業,干吃面不是他們的主打產品,其利潤的主流也是來源于其容器面市場。從企業的渠道布局來看,康師傅、統一這樣的企業精力主要集中在一二級城市,其中以大型KA賣場為主,中小型企業最主要的渠道是三四級市場。由于KA賣場門檻太高,干吃面本身利潤就不高,進去無疑生存將很難。而康師傅和統一短時間內不可能花大力氣去進軍這類市場。這樣看來,干吃面的主力軍還應是中小企業,企業只需要做好產品的創新以拉動品牌的持續生命力,現有干吃面的市場格局將不會輕易被改變。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