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糕
(傳統食品)
米糕擁有很悠久的歷史,是中國特色傳統小吃食品之一。米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來蒸成,加工制作方便,耐貯藏,食用方法多樣,所以很受大眾歡迎。
漢朝對米糕就有“稻餅”、“餌”、“糍”等多種稱呼。漢代的揚雄在《方言》一書中就已有“糕”的稱謂,魏晉南北朝時已流行。古人對米糕的制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中國稱米糕為年糕或粘糕,日本人稱“餅”,韓語的年糕發音和dog差不多,英語中“年糕”的翻譯是rice cake,意思是米糕,很貼切。
中文名
米糕
英文名
rice cake
主要食材
糯米
口 味
甜
產 地
江南地區
制作手法
用錘子把糯米錘成粉
米糕歷史
米糕擁有很悠久的歷史,是中國的傳統小吃食品之一。
漢朝對米糕就有“稻餅”、“餌”、“糍”等多種稱呼。漢代的揚雄在《方言》一書中就已有“糕”的稱謂,魏晉南北朝時已流行。古人對米糕的制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
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就載有米糕“白繭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飯,及熱于杵臼凈者,舂之為米咨糍,須令極熟,勿令有米粒……”即將糯米蒸熟以后,趁熱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
將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這一點可從北魏的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中得到證明。其制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后,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面團,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這種糯米糕點頗具中原特色。
原料配方
(1)甜米糕:糯米40、白糖或飴糖20、水40。
(2)蘿卜米糕:晚秈米29、水30、白蘿卜40、鹽0.7、辣椒0.25、味精0.05。
(3)發酵米糕:晚秈米25、水30、水麥面粉25、紅糖或飴糖19.3、膨松劑0.7。
(以上配方為按質量百分比搭配)
制作要領
主要設備器材
粉碎機、成形模、80目篩、蒸鍋。
制作工藝要點
(1)除雜清洗
選擇精白糯米除去沙石等雜質,并用清水反復沖洗干凈。
(2)浸泡
將洗好的米放在浸泡池中加清水浸泡12~24小時,待米粒發脹,含水率為35%~40%即可。
(3)磨粉
可將浸泡好的米倒入粉碎機料斗,開機把濕米磨成濕米粉。
(4)揉粉
揉粉的目的是使米粉粘度均勻,同時篩理除去團塊,以保證成型的米糕質地均勻。
(5)配料
在壓模成形之前將輔料加入米粉中拌勻,配方還可根據當地口味作適當調整。甜米糕要求制品有色時,可以使用紅糖作甜味劑。
(6)汽蒸
發酵米糕的加工是在汽蒸前發酵30分鐘。將壓模成形的米糕放入蒸籠上后蒸25分鐘即可起鍋。
韓國米糕
糯米糕,在韓國傳統飲食中可稱得上是節日食品的臺柱子,吃米糕在韓國幾乎是和吃谷物的歷史一樣長。韓國人在生日、回家、孩子的百天和周歲、結婚、祭祀,制造糕餅祈求平安。春節或中秋節等節日也制作節日糕餅,農歷三月三要做杜鵑花餅糕,中秋的時候做松餅。韓國很多飲食文化和中國十分相似,比如正月十五吃五谷飯,端午節喝菊花酒等。
糯米和粳米都是做韓國米糕的原料,米糕的做法和中國大同小異,有“蒸糕”和“打糕”之分。韓國米糕多做成甜餅和形形色色的點心,甜餅和點心多數有鮮、咸、甜等味道的餡,甜餅還要在外面粘上花瓣并放在平鍋上用油煎。在過去,韓國的貴族非常重視節日吃米糕,在韓國博物館和韓國傳統飲食研究所里,就展出著考古挖掘出的數百年前貴族吃米糕用的精美瓷器和民間遺留下來的制作米糕的專用器具。游客在韓國的市場上、在漢城的韓國傳統飲食研究所里、在全羅南道順天樂安邑城里,都看到和品嘗了多種精美的米糕,甚至在面對那些制作得五彩斑斕、精美異常的梅花、柚子花、桃心、桑葉、桃子、梨、蘋果、柿子、小西瓜等米糕餅而不忍下嘴。
韓國的年糕(糯米糕)制作,用類似中國的花色糕點木模(米糕的木模非常小,制成的米糕點心一般只有核桃大小,木模有陶制和木制兩種),扣出五花八門和各種形狀的小點心。節日送禮不能缺了米糕,尤其送娘家禮中不能缺,據說米糕里還含有誠心、愛心和孝心的含義。搬家的時候,還有做米糕分給鄰居的習俗。在韓國的出土壁畫里,韓國的新羅時代(公元676年至935年)就有了打糕的場面,在朝鮮時代(公元1392年至1910年)韓國的米糕文化達到鼎盛時期。
特色米糕
材料
粘小米2升,鹽2大勺,小豆1升。
做法
(1)把粘小米泡在水里
(2)把小豆磨后用溫水泡3小時左右,然后去皮,挑出渣,蒸后燜一燜,加鹽,放入石臼中。搗碎后放到篩子里。
(3)將泡的粘小米撈取放在燜鍋里蒸后做成米糕。
(4)做好的米糕切成大塊并蘸豆沙。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