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疙瘩
炒疙瘩是北京特有的一種面食風味小吃。制作過程中煮炒兼用,顏色焦黃,配上綠葉鮮菜,黃綠相間。吃起來又綿軟又有勁,越嚼越香。
|
|
1歷史
民國初年,北京宣武區虎坊橋有家叫廣福館的面食鋪,由于本小利微,飯菜平常,生意很不景氣。有一天,只合了十斤飴烙面,賣了一天,臨到關門時還剩下了五、六斤。經營館子的穆姓母女倆正發愁,忽然想起了一個主意。她放平案板,把剩余的飴烙面拿過來重新揉過,然后揪成比疙瘩骰子略大一點的小疙瘩,下到開水鍋中煮熟,撈出后攤在陰涼處。當晚,母女倆就用這些熟面疙瘩加了些青菜炒著吃,沒想到口味特別好。她們邊吃邊商量,決定在原經營品種的基礎上再添上這道新的面食,起名叫“炒疙瘩”。第二天,由于“炒疙瘩”味道香鮮,價格便宜,新老主顧都來爭相品嘗。五、六斤面疙瘩,只一會兒功夫就賣光了。后又將配料進行改進,使炒疙瘩名聲大震。 1952年,女店主去世,廣福館因無人繼承而停業。1930年起,前門外恩元居飯館仿照廣福館的制法,也開始出售炒疙瘩。 經恩元居逐步改進后的炒疙瘩更加精美好吃。
穆家寨的炒疙瘩生意興隆,不少家飯館紛紛仿效,以前門外李紗帽胡同(現大力胡同)的“東恩元居”最為著稱。恩元居的創辦人是河北河間縣的馬東海兄弟倆,1929年到京學習炒疙瘩的方法,并有創新和提高,也很快聞名京都。炒疙瘩用上等面粉,加水和勻揉成面團切開,搓成直徑為黃豆粗的長圓形后,再用手揪成黃豆般大小的圓疙瘩,倒入沸水中煮熟,開鍋后隨即撈出,放入溫水中浸泡三五分鐘撈出,選用牛羊肉的鮮嫩部位,切成絲用油及佐料煸炒,然后將煮熟經溫水浸泡后的疙瘩倒入,加香油炒成金黃,根據不同季節配上蒜黃、菠菜、黃瓜丁、芽豆、青豆等同炒,出鍋裝盤,黃綠相間,香味撲鼻,引入食欲。由于風味獨特,又具有主副合一、經濟實惠的特點,問世之后,就成為北京風味小吃中的佳品,得到人們的青睞。
目前不少餐館,仍有炒疙瘩供應,但風味與“穆家寨”的相比,相差甚遠了。原因在于制作上圖省事,如過去店家客人進店后,問清吃多少,現制現揪,現在是用機器軋出,煮后就放在涼水中浸泡,客來了,從涼水中撈出來炒,已糜爛無筋道的口感了,配料也不講究,因此信譽下降,已沒有炒疙瘩味了?!?/div>
2做法
做法一
1.制疙瘩。面粉加水和成較硬的面團,切成比黃豆粒略大的圓疙瘩放入沸水鍋內,并用鐵鏟貼鍋底順一個方向攪動 ,每隔l一2分鐘攪一次,防止疙瘩沉底燒糊 ,并隨時把粘在一起的疙瘩撥散,開鍋后再煮3一5分鐘,當疙瘩全部浮起后,隨即接出放入涼水盆里過一下。
2.制輔料。將牛肉切末與青菜配好,下炒鍋炒約30秒鐘后,加醬油、醋、鹽再炒一下,加煮熟的疙瘩翻炒,約炒30秒鐘,加鮮菜,待醬油等水分全浸入疙瘩即成。以熱食為好。
做法二
材料:干面粉,菠菜,豌豆或青豆,胡蘿卜,五花肉,油,蔥花,姜末,醬油,蒜片,鹽
制作過程:
1.把面和得稍微硬一點,揉好放一邊餳著。
2.把菠菜、胡蘿卜、五花肉等切成小丁,除肉外,分別將蔬菜過一遍油。
3.把面團搟成厚薄均勻的長形面皮,用刀將面皮等距切成條,撒上干面粉,使面條不致相互粘連。
4.把條狀的面條切成丁,撒上面粉,和弄一下,面丁就成扁圓形的了,且不相互粘連。
5.把面丁放在屜籠上搖一搖,干面粉就漏下去了。然后把面丁放進沸水里煮,開鍋后點一次水,水開后把面丁撈出來過涼水,免得相互粘連。之后控水備用。
6.油熱了,放入用淀粉抓過的肉丁,肉丁變色后放蔥、姜,出香味后放醬油,翻炒均勻后放蔬菜丁,最后放面疙瘩。
7.繼續翻炒,起鍋前加鹽和蒜。
● 出鍋前放點青蒜段,跟面疙瘩一樣大小。但為了防止串味,還是放入大蒜片。
● 菜和面的比例一般是2∶3。
做法三
什錦炒疙瘩
主料:面疙瘩
輔料:豬肉、萵筍、胡蘿卜、洋蔥、黃瓜、青椒、紫菜、雞蛋、蔥
調料:鹽、雞精、醬油、白糖
烹制方法:
1、坐鍋點火倒入水,將面疙瘩放入煮熟取出待用,將萵筍、胡蘿卜、洋蔥、黃瓜、青椒分別切成??;
2、坐鍋點火倒入油,將蔬菜丁放入鍋中煸炒一下取出,再放入蔥花、豬肉炒熟和蔬菜丁放置一起,坐鍋點火倒入油,放入蔥花、烹少許醬油,將煮好的面疙瘩和炒好的蔬菜丁、豬肉一起倒入鍋中翻炒,加入鹽、雞精、白糖調味出鍋即可;
3、將煮面疙瘩的湯倒入鍋中,開鍋后將雞蛋打散倒入鍋中,取一湯碗,放入紫菜、蔥、香菜、鹽、雞精,煮好的湯澆入碗中即可。
做法四
西紅柿疙瘩湯的制作材料:
主料:面粉,西紅柿,雞蛋,青菜葉
教您西紅柿疙瘩湯怎么做,如何做西紅柿疙瘩湯才好吃
做法:
1.取一個大碗,放入適量面粉。水龍頭開到最細的水流,把面碗拿到水流下均勻地淋上幾秒鐘后關上水,面粉沾水就會成團,耐心地用筷子把面粉拌成大小適中的面疙瘩。拌好后就撥到一邊,不要急著再加水,等確定碗里除了拌好的面疙瘩以外就是干面粉,而沒有濕面團的時候,再淋一點點水重復上述過程,直到全部拌好。
2.油燒熱,放入西紅柿塊,出汁后,加開水,再燒開后加入拌好的面疙瘩煮熟,可以加一點點生抽,最后放入打散的雞蛋液、青菜葉略煮,加胡椒粉、鹽和香油起鍋。
3工藝提示
配料中的蔬菜可根據季節不同選用各季節的時令蔬菜 菜品口感 此小吃滋味醇香,淡雅美觀。
4特點
滑爽可口,營養豐富。
5食用方法
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6食譜營養
小麥面粉:面粉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心益腎、健睥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主治臟躁、煩熱、消渴、泄痢、癰腫、外傷出血及燙傷等。
牛肉(肥瘦):牛肉富含豐富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術后,病后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該季節的補益佳品;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之功效,適宜于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
標簽:
炒疙瘩
打賞
0 條相關評論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